天顺新闻
天顺娱乐|苏辙真的是苏东坡的大冤种弟弟吗?
作者: 天顺平台 点击次数: 发布时间: 2023-05-23 00:59
天顺娱乐平台注册报道:
苏辙
苏轼
最近,很多网络文章在谈苏东坡和弟弟苏辙的关系。有的猛夸苏辙是“大宋第一暖男”;有的说苏辙不惜用官位给苏东坡赎罪,为了拯救哥哥才一路做到宰相,还拿出巨款为哥哥还房贷,处处以兄长为先,颇有“兄控”情结……
在真实历史中,苏辙对苏轼确实很好,但要说他是为了哥哥还房贷,为了哥哥而当宰相,那就太扯了。
侍奉父亲,让哥哥先去做官
我们先简单聊聊苏轼和苏辙的前半生。
唐宋八大家,苏家占了仨: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。其中苏洵是老爸,苏轼是大哥,苏辙是小弟,关于这一点,人所共知。事实上,苏洵总共生了仨儿子,大儿子名叫苏景先,在苏轼3岁(虚岁,下同)那年不幸夭折了。照这个排行,苏轼是老二,苏辙应该算老三。
苏轼和苏辙同父,但未必同母,因为老爸苏洵娶有一妻二妾,妻子姓程,两个小妾分别姓杨和姓任。程氏生了苏轼,史有明载,但苏辙是谁生的呢?可能是程氏生的,也可能是杨氏或者任氏生的。
传说苏轼还有个妹妹,人称“苏小妹”,嫁给了苏轼的得意门生秦少游。实际上苏轼没有妹妹,只有一个姐姐,在眉山大家族中排行第八,人称“苏八娘”。苏八娘嫁到眉山官宦之家,20岁左右被虐待至死,所以当苏轼哥俩做官以后,很长时间都不跟姐姐的婆家来往。天顺登录
苏轼和苏辙在同一年结婚,那年苏轼19岁,苏辙才16岁。婚后第二年,哥俩就跟随父亲苏洵进京考进士。苏轼和苏辙同时考中,但苏洵却落榜了。考中进士后,哥俩又参加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(时称“铨试”),都没能通过。直到公元1061年,哥俩再次进京,终于在最高级别的选官考试(时称“制举”)中取得优异成绩。当时苏轼26岁,苏辙23岁。
公元1062年,苏轼正式进入官场,被派往陕西做官,而苏辙则谢绝了朝廷的派遣,留在京城开封侍奉苏洵。苏轼在陕西凤翔府(今宝鸡市)当了三年“签判”(全称“签书判官厅公事”),苏辙则在开封侍奉了三年老爸。也就是说,为了向父亲尽孝,同时也为了让哥哥安心工作,苏辙放弃了早早做官的机会。用儒家伦理讲,他做到了“孝”和“悌”,堪称道德标杆。
公元1065年,苏轼从陕西回到开封,改做京官。眼见哥哥回京,父亲有人侍奉了,苏辙才前往河北大名府担任“推官”,那是他在官场的第一份工作。
但苏辙到大名府刚一年,父亲就去世了,苏辙和苏轼扶柩还乡,丁忧守制,直到1069年才再次进京。进京后,苏轼在开封府做“推官”,苏辙被派往陈州(今河南周口)做“教授”。此后十年里,苏轼仕途都很顺利,从推官升通判,从通判升知州,在各地岗位上不断升迁。苏辙呢?一直当副职,不过官衔也在升迁。天顺登录
乌台诗案,替哥哥向皇帝求情
但是到了1079年,苏轼在浙江湖州当知州的时候,出大事了,著名的“乌台诗案”来了。
关于乌台诗案的前因后果,各种论述车载斗量,这里无需啰嗦,我们只看看苏辙在此案中的表现。
案发之时,远在湖州的苏轼毫不知情,而正在南京应天府(今河南商丘)做签判的苏辙因为离开封很近,收到了好友王诜王驸马的书信,赶紧派仆人骑快马飞奔湖州。遗憾的是,那个仆人半道上耽搁,让抓捕苏轼的钦差赶到了头里。当然,就算仆人能提前赶到湖州,也不能扭转案情,但至少可以让苏轼有个思想准备。
1079年八月十八,苏轼被押解到开封,当天深夜下了大狱。苏辙先托京城友人打探案情,然后向皇帝宋神宗上书求情。这篇文章叫《为兄轼下狱上书》,全文有几百字,我们只摘录其中最关键的几句:
“臣早失怙恃,惟兄轼一人,相须为命,今者窃闻其得罪,逮捕赴狱,举家惊号。”微臣早年丧父,与兄长苏轼相依为命,如今得知他被捕入狱,全家惊恐,痛哭失声。
“轼居家在官,无大过恶,惟是赋性愚直,好谈古今得失。”我哥苏轼本性并不坏,仅仅是天性耿直,爱发议论,被人抓住了把柄。
“臣欲乞纳在身官,以赎兄轼,非敢望末减其罪,但得免下狱死为幸。”微臣愿意将所有官职还给朝廷,只求陛下开恩,不敢奢望您免去他的罪过,但愿您能饶他一死。天顺登录
天顺:www.ldptzc.com
苏辙与苏轼的兄弟感情向来深厚,所以这篇文章发于肺腑,绝无水分。
宋人笔记《萍洲可谈》记载,苏轼被捕,惊慌失措,妻儿在后面大哭跟随,走到湖州西门时,苏轼朝天高喊:“子由,以妻子累尔!”意思是希望远方的苏辙能听见,自己生死未卜,只能将老婆孩子托付给他了。
另一部宋人笔记《避暑录话》记载,苏轼入狱,未知生死,让大儿子苏迈探听案情,如果听到宣判死刑的噩耗,就送一条鱼到狱中。哪知一个月以后,苏迈离京借钱,请亲戚送牢饭,亲戚误送腌鱼。苏轼见鱼大惊,写绝命诗寄给苏辙:“圣主如天万物春,小臣愚暗自亡身。百年未满先偿债,十口无归更累人。是处青山可埋骨,他年夜雨独伤神。与君世世为兄弟,又结来生未了因。”诗意很明确,先说将家属托付给苏辙,又说但愿来生还能跟苏辙做兄弟。
常有学者以“宋朝不杀士大夫”为理由,怀疑以上两段记载的真实性。其实宋朝皇帝从来没有“不杀士大夫”这条祖训,不信可以翻翻《宋史》:宋神宗曾将文官李逢凌迟,宋哲宗曾将王安石的外孙吴侔凌迟,宋钦宗派人杀死了蔡京的儿子蔡攸,宋高宗砍了太学生陈东的头,又将“篡位”的大臣张邦昌赐死。到南宋中叶,更有宰相韩侂胄、大臣苏师旦、状元华岳等人被杀……所以在乌台诗案里,只要皇帝真的动怒,苏东坡绝对难逃一死。天顺登录
苏东坡怕死吗?当然。趋利避害是人之本能,喜生畏死是人之天性,就连苏东坡也不例外。但在小命难保之时,苏东坡第一个想到的总是苏辙。
不过还必须说明的是,当时宁可罢官也要为苏轼求情的人还有很多,我们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,其中包括驸马王诜、苏辙的上司张方平、苏轼的同乡范镇、苏轼的同学章惇、苏轼的学生黄庭坚、黄庭坚的舅舅李常、黄庭坚的岳父孙觉、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……这些人都是官员,有的还是高官。后来苏东坡出狱,流放黄州,这些求情者也都受到牵连,有的被罢官,有的被降级,有的被罚款。
比哥哥成熟,但也比哥哥迂腐
比较哥俩的性格,苏东坡更加直率,更加幽默,更喜欢开别人玩笑,所以树敌较多。苏辙呢?少年老成,城府较深,所以在后半生升官更快。
宋哲宗在位时,奶奶高太后垂帘听政,苏轼兄弟都得到重用。苏轼从杭州知州升礼部侍郎,又从礼部侍郎升礼部尚书。苏辙从户部侍郎升御史中丞,又从御史中丞升尚书右丞。宋朝搞的是群相制度,朝堂上一群宰相,其中“尚书右丞”只比“尚书左丞”低半级,相当于副宰相。到这时候,苏辙的官位已经比苏轼高了。天顺登录
苏辙为什么能做更大的官呢?因为那时候实际上的国家领导人并非宋哲宗,而是高太后。高太后非常谨慎,所以更喜欢生性谨慎的苏辙。
但苏辙有时候又太谨慎了,谨慎到了简直欠揍的地步。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:公元1091年六月,西夏十万大军入侵陕西,屠戮军民万余人。高太后召集群臣商讨对策,另外几个宰相都主张出兵反击,苏辙却极力反对。
苏辙说:“凡欲用兵,先论理之曲直。我若不直,则兵决不当用。”出兵先看占不占理,如果我方不占理,坚决不能出兵。苏辙又说:“夏人引兵十万,直压熙河境上,不于他处作过,专于所争处杀人,此意可见。此非西人之非,皆朝廷不直之故。”西夏干什么出兵十万来打我们呢?因为我们对不起西夏。苏辙还说:“边臣贪功生事,不足以示威,徒足以败坏疆议,理须戒敕。”边疆守将跟西夏交战,属于贪功生事,于我大宋不利,朝廷应该申斥守将。
其实西夏一直在攻打北宋边疆,王安石变法时期成功反击,夺回失地,还修筑了许多堡垒。司马光一执政,不仅将那些土地拱手送给西夏,还拆除了绝大部分堡垒。作为司马光的追随者,苏辙继续坚持绥靖政策,处处对西夏退让。他真实的想法其实是:西夏可以不遵守约定,我们大宋不能不遵守,因为一打仗就没好果子吃,“兵起之后,兵连祸结,三五年不得休,将奈何?”(苏辙《颍滨遗老传》)假如我们穿越到宋朝,给苏辙解释“和平是打出来的,不是求出来的”这个道理,他不但听不进去,还会骂我们“贪功生事”。天顺登录
等到高太后薨逝,宋哲宗亲政,苏辙的相权很快就被剥夺,为啥?不仅是因为宋哲宗想要改换朝臣班底,也是因为少年皇帝年轻气盛,早就对苏辙的绥靖外交反感透顶了。
弟弟为啥没钱买房?因为厚嫁了五个闺女
假如抛开军国大事不谈的话,苏辙倒显得亲切可爱,像个真正的暖男。
苏辙有几首诗提到买房的事,其中一首五言诗的开头是:“我老无定居,投老旋求宅。”另一首五言诗的开头是:“我老未有宅,诸子以为言。”还有一首七言诗:“我年七十无住宅,斤斧登登乱朝夕。”诗意都差不多,都是说自己到晚年还没有房子。
其实苏辙早年在开封是有房子的,那是父亲苏洵买的,位于开封内城西门宜秋门(俗称“老郑门”)附近,取名“宜秋园”,又叫“南园”。苏洵一辈子没考中进士,晚年靠欧阳修举荐才当上九品小官,俸禄极低,根本付不起房款,向同乡大臣范镇借了很多钱。这笔债由谁来还呢?主要由苏东坡偿还。苏东坡做官早,前半生的官位也比苏辙高,有能力替父亲还债。天顺登录
乌台诗案之后,苏轼和苏辙先后被贬,不在京师居住,于是托人卖掉了宜秋园。此后苏轼在黄州建造“雪堂”,苏辙在筠州建造“东轩”,都属于自建房。后来哲宗即位,二人回京,苏轼在常州宜兴买下一座农庄,苏辙仍旧没有买房,但却在开封城郊买了几百亩农田,租给佃户耕种。
苏辙买房是在70岁那年,地点是在颍州(今河南禹州),房子是一座破旧的大院子,将近百间,最后被苏辙扩建到百余间。那是苏辙第一次买房,也是最后一次。苏辙官至宰相,俸禄极其优厚,为何到70岁才买房?倒不是他不想买,而是因为他开销太大了。
千万不要相信那些信口雌黄的网文,说苏辙将全部积蓄都拿来帮哥哥。从哥俩现存的信札来看,苏轼在经济上帮助苏辙的次数倒更多一些,因为苏辙的女儿很多。苏辙总共生了七个女儿,其中两个夭折。为了让五个女儿出嫁得风光一些,苏辙几乎花光了毕生积蓄。据苏辙的孙子苏籀在《栾城遗言》一书中记载,仅仅是第五个女儿出嫁,苏辙就卖掉了开封城郊的几百亩地,换来9400贯铜钱,全部做了嫁妆。按照购买力,这9400贯铜钱相当于现在人民币750万元!
为了嫁闺女,竟然卖地卖房甚至还要借债,现代人听了可能会感到稀奇,其实在宋朝一点儿也不稀奇。宋朝家训经典《袁氏世范》写道:“当早为储蓄衣衾、妆奁之具,及至遣嫁,乃不费力。若置而不问,但称临时,此有何术?不过临时鬻田庐。”生了女儿就要早早地准备嫁妆,假如等到出嫁时才去准备,怎么来得及呢?恐怕只能卖房子卖地了。天顺登录
宋朝盛行厚嫁之风,南宋初年跟随宋高宗南渡的大臣李光生了个女儿,朋友写信祝贺,李光回信道:“家有五女,贼盗不过其门。”你们就别祝贺了,我发愁还来不及呢!没听俗话说吗?谁家要是生了五个女儿,连小偷都不屑于光顾他们家。而苏辙刚好有五个女儿存活,所以苏轼在写给同学章惇的一封信里感叹:“子由有五女,负债如山积。”我弟弟苏辙不幸生下五个女儿,欠下一屁股巨债。
那么好,答案来了:苏辙做那么大官,为啥买房那么晚?是因为帮哥哥还债吗?错,是因为嫁女儿把钱花光了。
天顺平台登录:www.ldptzc.com